作者: 李文涛
中国法院网讯 12月15日,本网从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了解到,七年前一起在打工中摔伤致残、要求赔偿而引起争议的劳动纠纷案件,在该院执行法官多次假日加班调解处理中圆满解决。
2003年3月家住巩义市的张某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设备企业打工,在施工过程中不慎摔伤致重度颅脑损伤伴脑疝。由于该企业没有为张某缴纳医疗保险,对赔偿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,双方开始了漫长的对抗式诉讼。张某的父亲作为法定代理人每三月一次将该企业告上仲裁委,要求该企业支付医疗费、误工费、护理费等费用。而该企业也毫不示弱,针对裁决书一次又一次起诉、上诉,辩解自己的无过错的理由。随着一份一份判决的生效,双方的矛盾也随之不断加剧上升。
2010年初,在法院多次执行而不奏效的情况下,张某又一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为避免重复原来的单纯为执行而执行,案结事不了,越执行双方的矛盾越大的现象,执行局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门执行小组负责执行此案。根据以往被执行人是因为申请人张某多次到该企业闹事,且一次又一次起诉让自己很没面子才拒不履行判决的情况,执行法官便对症下药,到被执行单位做有关领导思想工作,让他们理解法律的严肃性。每次都是利用节假日放弃休息时间去找被执行单位有关领导的。他们采取拉家常、随便谈天说地的方法让被执行单位有关领导保持心态平和,从而消除相互怨气。
通过长达五个月不间断的在谈心,说服和政策疏导,终于使被执行单位有关领导同意一次性赔偿申请人张某640000元,双方永不反悔。